砺星:从文化到战略,拿起望远镜,点亮脚下灯
在华为Mate 6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在介绍手机各项技术优势以及跟竞争对手的差距时,总共说了14次“遥遥领先”,以至于“遥遥领先”瞬间成为去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这背后,是中国企业自研的飞跃成果,更是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彰显。
但“自研”背后的路有多难走,需要多少资金的投入、团队的努力、时间的积累,华为知道,砺星也知道。
所以当砺星成功自研出以适应新能源电池特殊胶水应用的耐用型涂胶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端转配产品后,内部团队和外部客户都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再加上后续如数字化转型、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举措,让进入市场仅三年的砺星,在部分细分市场跻身国产供应商前列。
砺星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砺星)专注于开发和生产先进的装配设备,为复杂装配工艺提供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并提供先进的装配和检测技术提升工艺,提升工业自动化客户体验过程的竞争优势。其应用遍布汽车、新能源、航空、轨交、工程机械、电子、医疗等多种行业。
在2024年战略规划之际,也是业务线整合之际,砺星找到茅庐学堂,希望带领高管明确和共识砺星的使命愿景、再次激发团队的创业心态,同时让高管学会战略工具,形成战略思维,并通过共创的方式一起梳理出企业未来的战略。
经历了茅庐学堂的《文化&战略共识项目》,砺星核心高管纷纷感慨共创成果“接地气”、“对落地有很大的帮助”:
茅庐的项目流程规范,会前准备充分,老师非常专业负责,会议效果超出预期,支持发展中的中小公司。
——HRM
这次的项目和以往的培训区别很大,这次的感觉是老师以我们为主导,以前的培训是我们以老师为主导。茅庐学堂的文化战略项目不是喊口号,是通过企业自身文化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很接地气。
—— 产品线负责人
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里程碑事件的挖掘,浮现组织心智
不少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词条,有些会复制行业标杆的文案,有些也不乏一些华丽的辞藻。但如果去问自己的员工,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企业文化想要在组织内生根发芽,就要从土壤里面刨出来的,它是最深的觉察和接纳,是内部的深度共识。
那文化到底怎么从土壤里刨出来?
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来源就是团队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今天,是过去一步步走过来的;明天,是今天一步步走过去的。正处于从1到N阶段的砺星,过去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历,也有一些挫折和试错。这些经历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未来前进的能量,都会沉淀到文化当中去。
在项目中,茅庐专家先分享文化是什么,以及文化对企业的效用,拉齐学员对文化的认知;然后带领大家回顾砺星从成立至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通过对里程碑事件的挖掘,以及与创始人和高管不断交流碰撞,茅庐专家发现并现场指出:创始人汪总其实是一个对干一番事业有强烈的意愿、对中国自研有强烈使命感的企业家;而砺星团队在汪总的感染和号召下,是坚信长期主义的,是追求做强做久的。这个结论获得了现场的一致认可。
正是这个不断探寻组织心智的过程,让创始人和砺星核心高管团队共同觉察,让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底层心智,从而更好地去探索未来。
* 茅庐学堂专家现场引导
共识使命愿景
一个故事,六行小诗,全员high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哲学的终极问题,也正是企业文化要思考的问题。
当探寻了企业的组织心智,发现了“我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之后,砺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砺星到底要去向哪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也是企业战略选择的依据。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客户是谁,我们如何满足客户价值入手。
在项目前期,砺星核心高管们对目标客户进行了分析,思考他们到底怕什么、想什么、梦什么,思考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在使命愿景探讨环节,茅庐专家引导砺星的核心高管团队就企业未来要服务谁做了聚焦研讨。最终砺星将目标客户锚定在装配行业,并继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努力成为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
若想创新,若想走自研之路,就需要极度投入、保持定力,和开创精神。
那何为砺星的开创精神?
创始人汪总分享了砺星通过三个月艰难打磨成功自研“陶瓷泵”的故事。虽然自研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插曲和挑战,但最终依然能克服重重困难,产品在行业一炮而红。
这个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
茅庐专家现场以汪总这一具有“开创精神”代表性的故事为基础,将故事进行拆分提炼,挖掘出了在“客户”、“产品”、“人才”、“体系建设”几个维度上对团队的期望。借助集体的智慧,最终凝练成一首小诗:
没有客户就去挖掘客户,
没有产品就去创造产品,
没有人才就去汇聚人才,
没有体系就去建设体系,
始终带着强烈的意愿,
去憧憬,去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语言虽然质朴,却让全员动容,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砺星要的开创精神!
这一首鼓舞人心的诗,读起来有喉头哽咽的感受;茅庐专家记忆力极佳,陶瓷泵开发故事,既能记得一字不差,精准分段提炼。
—— HRM
* 砺星高管共创共识
从文化到战略,从远方到脚下
文化是一种牵引。
长期而言,文化牵引了组织的持续成长和发展;短期而言,文化能够提升组织效率从而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无论要去向哪里,都是从脚下的这一步走过去的。
所以若想真正抵达远方,就需要明确当下的选择:当下选择哪类客户群体、组织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路径如何选择等,这些都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否则文化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砺星的伙伴们已经拿起了望远镜,有了使命和愿景,有了诗和远方。那么接下来就要实实在在地回到当下,把脚下这一步走好。
在项目前期,核心高管们以不同业务线为单位,分析了典型客户、竞争对手、自身核心竞争力等等方面。
基于前期的分析,在项目现场,茅庐专家首先也是通过理念的输入,让所有高管理解文化和战略的关系、战略的理念、战略制定和规划的方法和工具;然后带领着学员们借助这套工具共创出了砺星的战略定位,确定了接下来这1-3年企业为哪些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解决他们什么问题;最后引导学员基于公司战略定位,绘制出每条业务线基于战略定位下的战略布局大图。
整个过程,不断强化文化和战略的关系,文化对于当下业务的牵引作用。
文化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实实在在跟战略和日常业务相关;同时让他们更清晰当下的砺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采用什么样的实现路径,去抵达这个诗和远方。
老师用简单的工具让我们快速理解深奥的战略定位。
—— 产品线负责人
老师对于战略理论知识讲解的非常清晰透彻。
—— HRBP经理
忌“把大象装冰箱”,达成团队真共识
把大象装冰箱,一共分为几步?
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放入大象;第三步,关上冰箱门。逻辑上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企业在解决问题时都会出现“把大象装进冰箱”的现象,用一个概念解释另一个概念,用一个看似逻辑成立的方法或所谓的流程机制来解决出现的挑战和问题。
就像今年爆火电影《年会不能停》当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关键的问题,情况具体是怎么样的,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说的也正是这个“把大象装冰箱”的现象。
但是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是什么?往往没有去深究。导致一场会议或探讨结束后,也并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做。
在砺星文化战略会的研讨现场,也曾一度出现这样的状况。茅庐专家适时的帮助团队“照镜子”,不断点出团队在探讨的过程中出现的“把大象装冰箱”的问题,让大家避免陷入“制定流程”、“建立机制”等空话中,要挖掘问题的根源,然后找到“杠杆解”。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对于砺星这样的初创公司,高管们虽都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但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所以导致大家有时对同一个关键词或者说法的理解有时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在团队内部会造成:以为已经讲清楚了、理解了并达成共识了,但实际上每个人对于问题的认知以及后续执行的理解也许不同。
在现场3天2晚的共识过程中,这个“假共识”的问题反复出现并被茅庐的专家们及时点出,经历了反复的对话和澄清,团队慢慢能够更加坦诚的直面问题,统一语言,达成团队内“真共识”。
什么词语不重要,重要的是词语背后的真实故事。
—— 产品线负责人
我发现我们以前的很多共识都是表面的。
—— 研发部经理
(茅庐专家)指出大象装冰箱的问题,更多应该关注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卡点,来以此突破形成具体的动作来解决当前根本问题。
—— 市场经理
最后的话
现场最后,茅庐专家为砺星的文化战略提供了几点落地建议。项目结束后的第二周,砺星团队也紧锣密鼓地迭代2024年战略大图。
祝福砺星,能够建设出一个美好新世界,永远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 如何发掘企业隐藏的组织心智?
· 如何从企业的土壤里刨出企业文化?
· 如何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茅庐学堂推出《文化共识项目》,通过访谈诊断+文化共创,由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文化专家引导,带领企业核心管理层团队,回顾、萃取企业成功的经验,共识使命、愿景、价值观,制定切实有效的文化落地方案,让文化深入人心,打造企业发展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