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快,管理者能力跟不上,怎么破?

 

 

高管能力匹配不上公司发展,这很正常
 
公司发展太快,管理者能力跟不上?这是今天所有中国的高速发展的优秀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不如先来看看,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首先,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公司规模、实力和品牌的影响力都相对较小,所以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跟大公司比起来肯定相对是偏弱的。
 
所以创业初期的人才选择,往往是能用就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有些人能够适应变化快速成长,也有些人无法快速转身。
 
其次,企业为了活下来,发展之初的重点一定是在产品和服务打磨。反过来看,也正是管理者在业务上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带来了企业的高速发展。所以大多企业往往会在业务不断向前突破和冲刺的阶段,或多或少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
 
 
同时,就业务和人才的发展这两件事相比,业务的闭环一旦形成(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业务的飞轮效应会快速带来结果产出。与之相比,人的成长是有严重的滞延性的。
 
这里举个例子。茅庐学堂上个月刚结束了一个品牌服装连锁企业项目,当时的企业老板就跟我们反馈,开一个新店很容易,按照标准化的流程体系一个月就搞定了,但培养一个合格的区域经理太难了,半年到一年都未必能行!
 
传统企业有这种情况,互联网、科技型的企业就更是如此。几年前马云就能够公开说阿里“良将如潮”,是因为阿里从创立之初就对组织建设和文化非常之重视。当然,华为亦是如此。
 
 
人才培养的最终责任人,不在HR
 
所以,当遇到企业人才无法支撑公司更大的发展时,怎么突破呢?
 
其实分析好原因之后,问题本身就已经给了答案。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以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核心管理者的培养,不能等,就是立刻马上现在就去做。有意识的企业更要未雨绸缪,提前去做。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做?
 
很多老板会觉得人才培养是HR的事,今天发现管理者能力不够,就叫HR来做个培训计划,上几堂课,然后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这样真的有用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才战略一定是一把手工程,整个企业必须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而不是把这么重要的事丢给HR。在人才的培养上,HR可以作为支持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但是最终责任人一定是企业老板本身。
 
 
外请高人 + 内部培养
 
最后就是怎么做的问题了。
 
大家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外请高人+内部培养
 
先来说说外请高人
 
企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无论在规模实力亦或在影响力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这时候能够吸引到更加优秀的人才了。
 
招聘的方式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对于优秀人才能否适应原有的土壤,企业高管能否给到一个降落伞让新人安全降落是关键,公司文化对新人有没有足够的包容度,对于新人的结果产能给到多长的时间,团队的伙伴能否接纳给自己的头顶加上一层等等方面,都是对企业的考验。
 
但是,如果企业还没有准备好空降高管,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方式:寻找长期或短期的外部顾问,比如战略、人力资源、业务管理方面。
 
对于企业来讲,既能够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和磨合外部顾问跟企业的适配性,也避免了空降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对于顾问来讲,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对企业的了解,来思考是加入还是在外部进行帮助。
 
阿里也请过非常多的外部顾问,有些磨合的非常好并且也看好企业的发展,最终选择躬身入局,全身心投入。比如大家知道的曾鸣教授,一开始担任的是阿里的外部战略顾问的身份,几年后加入阿里成为内部的首席战略官,并一路陪伴阿里成长。
 
那至于内部培养,要怎么做呢?
 
首先,企业不是培训机构,企业人才的培养最终还是服务于公司战略。所以如果你是老板,建议在每年开战略会梳理清晰业务战略的同时,也以同等的重视程度梳理清楚人才战略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假如我正在梳理业务战略 ,那基于我的业务目标和业务布局,应该匹配怎样业务链路和人才架构?哪些是我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上目前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人员能力是超出期望还是不满足期望?适配我们业务的核心人才在哪里?如何获取和培养?
 
关于如何开好一个战略会,我们公众号此前的一篇文章《6000字干货,教你开一场真正战略会》有更详细讲解,或许可以进一步给大家一些启发。
 
正是强大的组织支撑着业务目标的实现。所以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HR,首先要明确一点:人才培养不是为了培养而做培养的,而是为了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
 
 
 
 

延伸阅读

 
 

6000字干货,

教你开一场真正的战略会!

2020-12-03  茅庐学堂首发

 
 
其次,对于成年人来讲,从内打破的动力远远大于外部的压力。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能够有内在驱力,形成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所以对于高速发展的企业,让团队认清现状,并且意识到差距非常重要。
 
最近我们茅庐服务了几个企业,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情况:企业因为早些年选择了正确的赛道加上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最近几年业务突飞猛进,每年甚至十倍数的增长。但当我们深入去看行业,看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时才发现,管理者的对客户和市场的洞察,对自身企业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次,企业的高速增长并非归因于管理,而大多来自于早些年正确赛道的选择。
 
所以这些企业,我们通过把高管拉到一个共同的业务场景下,在大的尺度上一起去看行业,看市场做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并带着大家去看更远的目标,从而让管理者清晰地认知到自身的差距。正如达克效应中所说,当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才是认知开悟的起点,才能真正通过内驱力来带动成长。
 
再次,人才培养要抓住关键场景。阿里和华为在这点上有个共同的理念,就是人才培养的的721法则,70%在实践中培养,20%向榜样学习,10%通过培训来培养
 
什么是在实践中培养:给他高要求,高目标;核心人才通过轮岗带动场景的变化从而带来成长;让他回到业务中,回到团队中,支持和帮助他带着团队打赢一场又一场的胜仗就是对他最好的培养。
 
 
好了,就聊到这里了,来小结一下:
 
公司发展太快、管理者能力跟不上,是企业高速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导致这样的结果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早期在业务上的投入高于在人才发展的投入,二是人才成长相对于业务发展有滞延性。
 
遇到这种情况,老板要作为最终负责人,把人才培养重视起来,越早越好不能等。培养方法可以有两个:    
外请:空降高管的降落伞和土壤的适配,外部顾问的高纬陪伴。 
内培:人才培养服务于业务战略和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认知到差距是成长的起点;人才培养的721原则,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以上方法仅仅是抛砖引玉、激发思考,如你有其他建议,欢迎沟通~ 

 

 

 

 

关于茅庐学堂

 

茅庐学堂由一批十年以上的阿里巴巴组织发展和业务实战专家发起和运营。他们总结和提炼了以阿里为代表的国内顶尖企业的战略落地组织升级的实践精华,结合战略落地、组织升级、文化打造、人才发展四大领域的实战经验,提供定制式企业成长陪伴咨询服务,助力成长型企业突破增长瓶颈,建立支撑企业持续增长的战略落地和组织管理体系

官方网址:https://www.morelook.cn/

公众号ID:maoluxuetang